(一)约翰迪尔公司(John Deere)于1月7-10日推出第二代自动化设备。该设备集成了计算机视觉+AI+多摄像头等第二代自主技术套件,提升了设备自主导航能力和工作效率,可有效缓解全球劳动力短缺压力。其中■■■■◆◆,自动化9RX拖拉机面向大规模农田耕作需求◆■◆,配备了16个摄像头组成的环视系统,实现360度全景视野;自动化5ML果园喷雾机面向果园植保需求★■,配备了激光雷达传感器,能够在果园浓密的树冠下灵活导航,代表了约翰迪尔在精准农业领域的最新突破★◆★■■◆。(信息源:约翰迪尔公司网站★◆■■,
(二)美国碳基机器人公司(Carbon Robotics)于2月10日推出最新版激光除草机LaserWeeder G2。该装备基于高分辨率摄像头★■★◆★■、增强光学系统和Starlink高速互联网,实现高清图像采集和快速上传◆◆◆;配备升级版GPU服务器◆◆,每小时可处理470万张高分辨率图像;采用先进的“Carbon AI”深度学习系统★★★◆,利用来自三大洲超过4000万株植物的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■■■★,能够以毫米级精度识别和定位杂草;配备240瓦高功率激光器,快速精准清除杂草。LaserWeeder G2可替代传统人工、除草剂和机械手段进行作业,累计除草超过150亿株,除草作业面积超过25万英亩■★◆、覆盖100多种作物,农民除草成本降低了80%。(信息源:美国商业资讯,
(五)中国农业大学于3月28日发布首个国家级农业教育大模型“神农百晓大模型”。该模型以“神农大模型2.0”为底座,以通用功能为基础,兼具农科教育特色★■,开发了时空育种仓、育种推理机◆★★◆、智能试题◆■、农事影音日志等多种智能体,实现了育种教学内容的直观展示、互动考核及考核试题的机器智能评卷★★■◆◆◆。■◆★“神农大模型2.0”积累了1000万条农业知识图谱、2000万张标注图片、2万本图书、20万条农学试题、5000万条农业生产数据及农学知识、150门农学门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★★◆■■、50万张羊猪牛马识别数据、2PB有标注的农情遥感数据★★★★◆,训练数据总量达3PB◆■◆◆。(信息源■■■◆◆:中国农业大学网站,
(二)中联重科于1月19日正式下线马力混合动力拖拉机(DV4004)。该拖拉机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均由中联重科自主研发,搭载行业首创MiDD智能化混动系统,在作业性能、技术指标等方面为我国混合动力拖拉机定义了新标准。该产品应用分布式电机直驱和功率耦合技术,牵引力达145千牛■★★■◆,重载作业速度达12千米/时,可实现作业工况全覆盖★◆◆■■■;牵引油耗低至1.55升/亩★■■★◆■,相比同马力段全动力换挡机型节省8%以上。(信息源◆★■★◆: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■■★◆,
(四)哈尔滨工业大学■★◆★◆■“天工开悟(Kwoo)”农业大模型于3月4日荣获2024年度英国国际发明展最高奖——钻石奖■■★★。该模型是国内首个多类型、泛品种、跨区域的农业作物生长大模型,结合天气、土壤、管理等外部干预因素,实现对水稻、玉米、大豆、小麦等24种作物64个品种的高精度、长周期生长预测,可为农事生产提供精准种植方法和种植指导建议。该模型已累计服务土地面积超过100万亩,平均减少生产管理成本10%,平均提高产量5%,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率。(信息源:哈尔滨工业大学(深圳)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网站,
(三)阿联酋·本·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(MBZUAI)于2月开发了一款草莓采摘机器人。该机器人配备高分辨率摄像头和传感器★◆◆◆,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精准区分草莓成熟度◆■◆★■;配备“主动感知”与操控能力◆★■◆,根据环境调整抓握位置和力度实现轻柔采摘;配备自主导航技术使其避开障碍物在植物间高效移动■◆。该机器人也可适用于西红柿、苹果、甜椒等不同的作物和农业环境。(信息源:阿联酋海湾新闻,
(四)株式会社电装(DENSO)开发的全自动收割机器人Artemy®于2月正式投入欧洲市场★■◆■★■。该机器人配备高精度图像识别系统,可实时判断番茄成熟度★◆■■■◆;配备环境感知技术算法,确保能在昼夜不同光照条件下稳定识别作物◆★■★◆;配备柔性机械臂★◆★★■■,可适应不同形态作物,实现精准采收★◆◆★■★;配备支持快速更换的模块化电池系统★◆◆,能够持续作业20小时以上。(信息源:DENSO公司官网★■,
(三)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于2月23日发布“农科小智V2.0”多模态农业大模型。该模型采用语义理解与多模态交互等技术,具备农业执法案卷评阅核对、农产品市场行情智能分析、农业种养殖知识在线解答等功能,已累计提供政务决策、农业园区规划◆◆★■、种养殖技术咨询等在线万余次◆■◆,月平均访问量超6000人次。(信息源★■◆◆★: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◆■,
(一)中国农业大学于1月15日发布国际奶业领域首个垂直大模型“孺子牛大模型AI4DLLM”。该模型累积近10年国内TOP40奶牛养殖集团超210万头奶牛数据(占全国荷斯坦奶牛存栏量的30%)★■,整合了全球顶尖奶业研究语料库,依托国内GLM-4大语言模型架构■■■◆◆★,配备百亿级参数◆◆★★,深度适配中文语境,具有牧场超级大脑★★、智能决策系统★◆◆★★◆、仰廉数字书院、数字孪生牧场四大功能◆★■,为行业发展提供多方位支持。一是牧场超级大脑模块,提供个性化推荐、自动化运营报告生成、多语言沟通以及高效信息检索等功能◆◆◆◆★■。二是智能决策系统模块,实时监测奶牛健康状况,预测牛奶产量、评估产品质量★★。三是仰廉数字书院模块,帮助用户轻松查询所需文献、标准、行业报告以及在线课程。四是数字孪生牧场模块,以真实牧场采集的物联网数据为基础,模拟生产环节,支撑数据分析、管理策略调整◆■◆◆。(信息源◆◆★■★:中国农业大学网站,
(一)欧盟委员会于2月发布《农业与食品愿景》。该愿景提出了提升行业吸引力■■★■、增强竞争力和可持续性、构建面向未来的农业、保障农村公平条件等四大优先发展领域,强调了简化政策★■、推进数字化应用的重要性★★■◆★◆,提出将于2025年推出农业法规简化方案和欧盟农业数字化战略,以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。(信息源◆◆◆:欧盟委员会网站,
(二)俄罗斯联邦第395号决议于3月计划新增子计划“农业机械设备与装备”。该计划总融资额约158亿卢布,预计到2030年,将开发至少27种新型农业机械设备,包括:用于收割马铃薯◆■◆■、甜菜和其他农作物的自走式联合收割机,以及用于水果、浆果种植园及葡萄园养护与采收的机械。(信息源:俄罗斯政府网站,
(三)日本农林水产省于4月发布智能农业技术开发供应实施计划★■■。该计划包括金融、税务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,如可以获取长达25年的低息贷款;农用无人机可以享受航空特例,一站式办理相关手续;农业新品种可免登记费等★◆◆■■■。(信息源:日本农林水产省网站★★◆■◆◆,
(六)重庆邮电大学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共同研发的“山地名优茶智能采摘机器人■★■”于3月31日首发亮相。该机器人通过AI识别符合采摘标准的茶叶★★■◆◆◆,精准提供采摘三维坐标,指挥机械臂无损采摘,同步利用风力吸取自动回收茶叶★■◆■◆★,实现采茶检测、识别■★◆★★、定位、采摘◆■■、回收一体化★◆◆■◆,攻克了看得清、定得准、采得好★■■、能回收四个难题★■,2秒一片叶的采摘速度达到了人工采摘水平,可有效解决人工季节性短缺问题。(信息源:科技日报,